> 主页 > 拆迁维权 > >
案例
“被入职”到陌生企业,你中招了吗?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按照通知要求,我国首次个税汇算清缴将在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简单来说,汇算清缴就是在平时已经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有不少人都欢欢喜喜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至于结果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有人喜提退税红包,直呼“退税真香”;有人却哀号着还要补税;当然也有人吐槽“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一分钱都不给退”。

  该软件除了帮助纳税人填写减税信息外,还会显示当前的任职受雇信息,很多人竟在这里面发现了问题——自己的任职信息里出现了非当前任职受雇单位。

  企业盗用个人信息虚报个税

  上海的林先生表示,当他打开个税APP时,在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页面,发现他需要补缴税款5000多元。对此,林先生感到十分纳闷,因为2019年他并没有其它收入,所有收入都来自于目前所在的公司,而公司每个月都会帮他扣缴税款,为什么还需要补缴这么多税呢?

  在林先生仔细查看后,发现在2019年度每个月他都有两份收入,一份来自于目前工作的公司,而另一份来自于曾经任职的公司。这家公司每个月报2500的薪资,可是林先生从来没有收到这些钱。

  这种个人身份信息被企业盗用虚报个税的案例在此前也曾出现,多发生于在校大学生身上。比如在2018年,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就曾发生大规模学生信息泄露事件,上千名学生信息被不法企业盗用。经调查发现,泄露信息的学生人数超过2600名,企业涉及省内多地,信息疑被企业用于偷逃税款。

  为何会出现盗用个人身份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个人冒用。例如实际用工人员没有到达法定用工年龄或是自身有不良记录无法被录用单位录取等。

  2、企业盗用。

  (1)虚报工资,偷逃企业所得税。企业盗用个人身份信息,虚开工资,增加了费用,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减少了,因此,企业就少缴所得税了;

  (2)分担其他员工的工资,少缴个税。如果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是7000,通过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增加员工人数,将该公司人员的工资降到5000以下,那么就不用缴纳个税了。

  个人信息被冒用对个人会有什么影响?

  回答是肯定的。

  这样的情况对纳税人的影响比较大,因为这样会提高纳税人的税前收入,即使未在该单位领过工资。税前收入的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表也会相应的上升级别,个税的支出也会相应的增加。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小编建议大家先不要急忙地申诉或是报警,首先要做的是核实自己是否和该公司有过经济往来。

  之前就出现一位网友就在其社交网站中反映:“装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个人所得税APP,结果填完一看,里面的我的任职受雇信息里,竟然除了本职工作,还多了一家完全不认识的上海的食品公司,和我一点交集都没有。”

  后来,该网友通过与那家“陌生公司”电话核实后才发现,该公司此前曾给他开具过稿费,所以会有相应的纳税记录。

  当你确认自己100%未与该公司发生过经济往来后,如果对个人没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信用影响的话,小编建议可以直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申诉,并填写补充说明,阐述一下自己的相关情况,税务机关会对此进行调查。但如果对个人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或是损失,一定要选择报警,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